何時需要分析一個產品?
- 你剛加入一個新的產品團隊,需要全面了解自己要做的產品
- 領導讓你去分析一個指定的產品并提交報告
- 出于學習借鑒的目的去做競品分析
產品分析不是功能分析!
很多新手在分析一個產品時,主要就是靠下載體驗產品,了解產品的主要功能、設計、玩法。
這樣的分析往往浮于表面,而且有局限性,看不到產品的全局。
例如,快手和抖音在短視頻社區中都是強調記錄和分享生活,他們的功能、設計高度相似,不看logo的話幾乎分不出兩者誰是誰。
但這兩者的目標用戶、運營手段還是有很大的差別。
抖音的流量分發更偏向專業機構網紅,強者越強。
而快手會將流量分配給普通的個體,更強調用戶平權。
YY直播和虎牙直播都是YY公司的直播產品。只看功能、設計的話,會覺得這兩個產品相似度極高,一個公司做兩個一樣的產品簡直是瘋了。
其實這兩個直播產品有不同的市場定位。
YY直播定位于秀場直播,面向追求顏值、新鮮、好玩的人群;虎牙直播定位于游戲直播平臺,面向游戲愛好者。
面向的目標人群不同,他們的運營手段、盈利模式也會有差異。比如,YY直播可以做用戶與主播的社交關系鏈,虎牙直播就可以做游戲社區、游戲分發。
拼多多和淘寶、天貓和京東看似都是電商,主要功能也差不多,無非就是瀏覽商品、購物車、支付、訂單管理等。
但他們的戰略定位甚至打法卻有很大的不同,拼多多定位于下沉市場,利用拼團做到了電商第一陣營。
產品分析不是功能分析!
產品分析需要專業的產品分析框架,系統的分析方法。
接下來介紹一個產品分析框架(精益畫布)、各種類型的產品分析案例、產品經典4問幫你快速分析一個產品。
產品分析框架
精益畫布是關于產品商業模式的一種很好用的工具。
可以用來做產品商業模式規劃,也可以用來做產品商業模式分析。
通過精益畫布幫助產品經理更全面地思考產品,從系統的角度、商業的視角來規劃產品、分析產品,建立產品的全局觀。
也就是說:精益畫布是產品規劃的神器,也可以作為分析一個產品的框架,可以分析得比較全面。
精益畫布非常簡單實用,只有一頁紙,如圖所示。
精益畫布由9個模塊構成:
1)?問題:目標用戶最需要解決的3個問題是什么?用戶有哪些痛點?
2)?用戶細分:你的目標用戶是誰?這些用戶有哪些關鍵的特征?
3)?獨特賣點:為什么用戶要選擇你的產品而不選競品?你能以清晰、獨特、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說明為何你的產品更加優異或者卓爾不群嗎?
4)?解決方案:你能為現存問題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案嗎?
5)?渠道:如何將產品或服務送到用戶手中,又如何收取用戶支付的款項?如何與用戶保持連接?
6)?關鍵指標:哪些數據指標能讓你了解產品的真實狀況?
7)?競爭壁壘:如何為產品構建護城河?無法被對手輕易復制或買去的競爭優勢有哪些?
8)?成本分析:做這個產品的直接和間接成本都是哪些?
9)?收入分析:產品如何賺錢?收入能大于成本嗎?何時能達到盈虧平衡?
這9個模塊覆蓋了做一個產品要思考的幾個核心問題,對商業模式的3個關鍵要素也覆蓋到了:
- 創造價值:問題、用戶細分、獨特賣點、解決方案
- 傳遞價值:渠道、關鍵指標
- 獲取價值:收入分析
《如何快速分析一個公司?》中提到用商業模式畫布,也是用來分析商業模式。
不過,商業模式畫布側重于分析一個公司的商業模式,而精益畫布更側重于分析產品層面的商業模式。
精益畫布案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研讀別人的案例也是提升經驗的一種有效手段!
?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很多問題是有共性的,可以把別人的案例當做鏡子,反思自己的問題,舉一反三。
下面提供幾種產品類型的案例給你參考(毫無保留,總有一個適合你哈~ )
- 平臺類產品——滴滴打車(初創期)
- 共享經濟類產品——摩拜單車(初創期)
- B端產品——企業知識管理系統
- 互聯網金融產品——分期樂
- 在線教育類產品——寶寶巴士
- 在線教育類產品——納米盒
- 智能硬件產品——專業級心率儀
- 社區類產品——美拍
- 游戲類產品——王者榮耀
- 實體類產品——書
平臺類產品——滴滴打車(初創期)
?
共享經濟類產品——摩拜單車(初創期)
?
B端產品——企業知識管理系統
互聯網金融產品——分期樂
在線教育類產品——寶寶巴士
在線教育類產品——納米盒
智能硬件產品——專業級心率儀
社區類產品——美拍
游戲類產品——王者榮耀
實體類產品——書
產品經典4問
通過精益畫布這個工具來分析產品,可以幫助我們更全面地了解一個產品。
那么,如何判斷一個產品是否靠譜、能否做大?
我們在新產品立項時,對新產品的評審答辯有經典的4個問題:
其中,“剛需、高頻、用戶多”這3個產品屬性可以用來判斷一個產品的未來發展潛力:
以上分享了一個產品分析框架、各種類型的產品分析案例、產品經典4問,希望能幫你快速分析一個產品。
來源:NPDP產品經理資訊?-?微信
本站文章收集整理于網絡,原文出處: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