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營銷和銷售,鄒鵬教授給出了自己的研究和理解:營銷絕對不是推銷。營銷是價值創造的過程,讓產品“好賣”,營銷的精髓是對人性的洞察和塑造。而銷售是價值變現的過程,讓產品“賣好”。
營銷面對的是時刻變化的環境,那么在新媒體時代消費行為發生怎樣的變化?給營銷創新帶來哪些機會?其中“變”與“不變”的規律又是什么?
對此,哈爾濱工業大學經管學院市場營銷系主任的鄒鵬教授,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對商業影響最大的莫過于信息技術,迄今為止信息技術已經經歷了7次革命。互聯網新媒體的產生,使得信息可以交互式、多媒介、遠距離的實時傳播。
新興媒體是新的技術支撐下出現的媒體形態,相對于報刊、戶外、廣播、電視四大傳統意義上的媒體,也被稱為“第五媒體”。
在新媒體中,大家接觸最多的就是自媒體,又被稱為大眾的媒體、個人的媒體。特點是平民化、圈群化、個性化、隨性化和自發傳播。
這些特點也使得自媒體發出的聲音良莠不齊,有時難辨真偽。
但是,技術未必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鄒鵬教授舉例,去年支付寶推出刷臉支付功能,但因沒有美顏功能,女性用戶的接受度明顯低于男性。
由此可見,產品的價值不僅僅取決于成本、技術的先進性等方面,也取決于顧客的感知,這是營銷中最基本的觀念。
刷臉支付雖然能夠解決有用性、易用性、穩定性這三個需求,但在體驗層面出現了問題,沒有實現用戶追求的愉悅感。
對于營銷和銷售,鄒鵬教授給出了自己的研究和理解:營銷絕對不是推銷。營銷是價值創造的過程,讓產品“好賣”,營銷的精髓是對人性的洞察和塑造。而銷售是價值變現的過程,讓產品“賣好”。
新媒體技術為商業賦能,一手連接“人”和“場”,一手連接“人”和“人”。在此基礎上,新媒體創新可從四個方面入手。
在產品維度可以強調場景化功能設計;對于品牌來說要實現品銷合一;對渠道來說要實現線上線下融合;對推廣來說要強調互動和分享。
本站文章收集整理于網絡,原文出處: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