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有三個結構:序言結構、縱向結構、橫向結構。這一篇先來講序言結構。
一、序言結構:進入正題之前,先來段前戲
做過演講的朋友都知道,人們不關心你說了什么,只關注自己想了解什么。即便你唾沫星子橫飛,如果「與我無關」,那你僅僅是個沒把門的噴壺而已。
在表達你的觀點之前,首先需要一段「引子」吸引對方共鳴和關注,把注意力放在你身上,你的觀點才能娓娓道來,也才更有說服力。
這段「引子」就是序言,《金字塔原理》中歸納出SCQA模型,具體如下:
- Situation:引入對方熟悉的“情景”。如最近社會新聞、共同經歷,及公認的事實;
- Conflict:說明發生的“沖突”。與情景發生矛盾、與預期不符;
- Question:由此引發對方的“疑問”。為什么?怎么辦?
- Answer:對“疑問”作出“回答”。合情合理給到解決方案,且對方開始主動關注。
舉個例子,如果你多個心眼,就會發現種草賬號中多是這樣的套路。比如要介紹一款除螨洗面奶,它會這么說:
- S:人們不敢用前置相機自拍,因為皮膚差,痘痘、黑頭、粉刺、毛孔粗大……
- C:原來都是螨蟲在作怪!面部油脂成為螨蟲養料,螨蟲會造成爛臉、過敏、長痘……
- Q:天吶怎么辦?
- A:用XX除螨洗面奶,特含XX因子,有效清除臉上99%的螨蟲……
接下來順理成章推薦產品的功能和使用效果,如果你有需求,就有可能下單這款產品。
向別人推銷一個商品或者理念,尤其是陌生人,第一步不是講述自己有多好,而是突破對方的第一層心理防線,因為人們天然對陌生事物持有防備心理。在銷售上,這叫做「卸下防備」。
有兩種方式:
- 建立自身親切感、信任感,讓對方感覺無害。可以講個笑話,幽默感能有效拉近彼此距離,或者先亮出自己的權威身份,讓對方放心;
- 吸引關注,產生需求。讓你主動來了解、打聽、探索,找解決方法和答案。你就明白路邊算命的為什么第一句話總是「小伙子你眉間緊鎖,心中有事啊」。
這兩種方式都可以運用到上邊的SCQA模型中。
這種簡單的序言結構能讓受眾按照你的思路快速進入主題,相當于愿意走進你的教室并坐下,你才有大段展開的權利。
二、再舉個例子,做個練習
做過文案的人大概都有這樣一種體會:一篇文章耗時四小時,兩個小時花在思考怎么開頭上。開頭即便做不到驚艷四射,起碼也要做到順理成章、低開高走。在我曾是一枚新媒體小編時,序言結構著實幫我解決了很多打開電腦不知如何起筆的困擾。
舉個例子,曾經采訪完新氧 CEO 金星后,中間干貨部分已經整理很多,只是缺乏開頭引入和貫穿。于是,遵循序言結構,寫下了這樣的開頭:
這個開頭很常規,卻能用較短篇幅快速完成情景代入、產生好奇、提出問題的轉換,從而進入到正題中。
序言結構應用文體廣泛,如果你留心,會發現很多新聞報道、小說故事、廣告文案都在使用,只是內容和篇幅不同。
比如這段常見的網絡報道: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群結構中的“老齡化”已經呈現明顯的趨勢。然而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雖然老年人越來越多,然而他們在服裝購買方面卻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在商場中很難找到老年人專柜,老年人也沒有自己的“名牌”。如何滿足老年人的服裝購買需求,這個問題引起了嗅覺敏捷的商家的注意。
試著拆分文中的S、C、Q、A分別是什么。
相信現在你已經很了解SCQA模型了,不如來做個練習,鞏固一下:請根據下文已設的背景S,完成C、Q、A的創建。
- 背景S:智能手機已經深入人們生活、工作、交往等方方面面,影響越來越大。
- 沖突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問題Q: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回答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練習時間
跟你說說我當時做這道題的答案:
- 背景S:智能手機已經深入人們生活、工作、交往等方方面面,影響越來越大。
- 沖突C:人們對手機隱私也越發重視,但女朋友老翻我的微信,導致經常吵架、感情不和。
- 問題Q:如何能讓女朋友不看我的手機,從而減少吵架呢?
- 回答A:戳瞎她的雙眼。
三、最后再說幾句
在我還是個激進無味的懵懂直男時,對探求真理本質的渴求近乎瘋狂,精進是口頭禪,高效能是思想綱領。總想避開一切花里胡哨的鋪墊和噪音,直達主題。相應的,這種想法在我的生活、社交、寫作、表達上均有不同程度體現,猶如一個不會前戲的木訥機器,直奔主題。
可想而知,這種推開別人家門直奔保險柜密碼的行為,并不會讓人舒服。
朋友稱這是耿直、真誠、無掩飾,如同「我說話直你別介意啊」、「我嘴笨,不知道怎么組織,就直說了」一樣,后來我明白用另一個詞代替也許更合適 —— 情商低。
進入社會發現,社會運行的底層是自然規律和人性,但組成這部巨大機器運轉的螺絲釘、滾輪、軸承,則是每一件細致入微的小事,是一篇文字、一場會議、一次交談、一份交易,以及相互之間復雜的聯系。要想進到操作系統層,先要事無巨細做好每件小事,把每件小事結合到整體系統中思考明白意義是什么。
真理之外,包裹著一層層現象外衣,你需要耐心逐一剖析和深入,而不是一把全扯下來,看一個冷冰冰的抽象原理。
水滴石穿,要流經石頭內部的每個縫隙。人的思維也是如此,接納一個新事物,要在大腦中建立一個新的神經元,同時與其他神經元之間構建關聯,這都需要時間,也需要你用結構化的方式傳達進來。
調查顯示,一篇文章、一次演講,受眾對開頭結尾的印象最為深刻。序言結構就是開場、前戲、開胃菜、前奏,也是結構化表達的起點。起點高低,決定了對方對你的期待是多少。
如果你下次空有一肚子好貨卻不知如何展開時,不妨套用下序言結構的SCQA模型試試。
回到開頭銷售總監說的那句話,忘掉目的吧,設定好計劃之后,享受到執行過程中。好比跑馬拉松,不要盯著四十公里外的終點,要用心感受每一步的心跳、汗水、血液在太陽穴的搏動,以及沿途的風景。
哪怕最后沒到終點,也不至于一無所獲。
作者公眾號:蘇佬師(ID:sulaoshi886)
本站文章收集整理于網絡,原文出處: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