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于說,展現越大越好,最終還是要看效果。如果你效果不好,光展現很好也沒有用,畢竟推廣是看轉化,不是看曝光。
推廣中,在賬戶后臺有非常多的數據報告和指標。這其中,哪些是有用的哪些又是沒用的呢?
先說下需要常關注的一些重點指標和指標分析:
不管是搜索也好信息流也好,展現是第一環節,我們首要就是擴大展現。但這并不等于說,展現越大越好,最終還是要看效果。如果你效果不好,光展現很好也沒有用,畢竟推廣是看轉化,不是看曝光。而且單純只看展現,那么可以全賬戶智能匹配。總結一句話,追求高展現,但不過分追求。
另外,賬戶一周下載一次數據報告,展現量高的前幾個詞要重點關注,看看點擊量高不高,匹配怎么樣。如果賬戶展現很少,那么一般一周或一旬下載一次報告,對0展現的長尾詞可以放一點模式或者加一點價格,增加展現。
點擊和展現不一樣,點擊越多越好。只有點擊多了才能有轉化,點擊是一個基礎,所以盡可能增加點擊。
點擊率當然高一點比較好,高點擊率意味你的排名和創意都不錯,但不等于點擊率高轉化就很好。所以不能絕對追求過高的點擊率,一切還是要看效果。
通常多數行業百度點擊率都在4%到6%之間,當然也有些點擊率能達到百分之七八。行業不同,沒法一一對比,但盡可能要達到一個平均值。
均價當然是追求較低均價,但并不一定均價越低越好,因為均價越低意味你的模式越寬,匹配會越亂。所以均價要追求較低均價,如果均價只有行業均價的70%到80%是最好的。
降低均價,主要是兩個方法,一是嚴控虛高詞的價格,二是較寬的模式。現在來說,搜索流量下滑,一般不建議匹配模式過窄,可以適度寬一點,這樣一降均價二拓流量,其實更利于效果。均價低,點擊才能多,點擊多了,效果的提升度更大。
下載一周數據,看看高消費的是哪些詞,重點關注這些詞的轉化。如果單個詞消費尤其高,那就再把這個詞的數據拉長一點,看半個月或者一個月的消費,再去看轉化。從而對該詞做必要的調整。
根據你每一次展現的排名,賬戶會算出你的平均排名。平均排名是一個參考值,不是絕對值,它表明你的某一個詞在全天的整體排名表現。
我們知道百度移動端有4個排名,但關鍵詞報告中的平均排名會出現5點幾或者6點幾,這并不是說平均排名值不靠譜,而是說,你的多次排名所相除平均下來的一個數值。
一般來說,賬戶里高意向詞的排名都要在前四,排名4以后的高意向詞要加價,通常幅度可以是10%到20%,排名前2的低意向詞要降價,幅度同上。如果某些好詞價格很低或者某些差詞價格很高,也可以大幅調價。
要注意的是,平均排名只能參考,有時候也要結合自己的經驗去調。
實時數據可以看到你的消費情況和排名情況,還可以看到你與昨天的消費環比情況,在后臺就可以看到。
實時數據對于我們的作用就是,你能掌控當前的消費走勢,消費過快或者過慢,可以通過調系數來控制消費,而不至于預算過早觸線或消耗不完。還是挺重要的,一般建議半小時內必須看2到3次。
賬戶的分時數據也要看,對于大賬戶來說,需要做時段表(又稱小時表)。它的作用就是能統計你每個小時的轉化情況,從而知道你賬戶轉化好的時段和轉化差的時間。得到這個數據后,就可以在時段上設置溢價。
下面是不太重要的數據指標:
我個人一般不是太看重,當然,這兩個數據指標也是有用的,千次展可以看出該詞1000次展現的費用情況,但因為搜索是點擊扣費,所以這個并不是很重要。單個詞點擊率可以看得出這個關鍵詞和創意的匹配度以及排名情況。
個人不是太看重,當然要明確的一點是,質量度肯定是越高越好。我之所以不太看重,是因為質量度有時候并不一定很準,提高質量度也是一件很虛的事,所以我通常是看的不多。
在后臺有個賬戶排名分析,是對你賬戶排名的一個統計,第一排名占比多少,第二排名占比多少,第三和第四各占比多少。這個報告可以反映出該賬戶一個時期內的排名情況。
我們追求的目標是:第二排名占比大于等于第一大于第三大于第四。
原理是,排名第一并不一定效果好,二三名效果會比較好。所以第二排名占比最高最好,其次是一三,再是四名。
以上是賬戶數據,根據賬戶數據,我們可以整理自己的數據,包括環比數據和工作報表數據。
所謂環比數據,以兩個周期的數據做對比,一般用于賬戶調整。
比如現在是2月,可以做第一周和第二周的環比數據,對各項指標做增幅和降幅的對比,這樣可以制定下周優化方案。比如2月第一周成本35,第二周成本30,那就是降幅了,然后據此可以分析其它數據指標及降幅的原因。展現、點擊和均價等,都可以這樣做環比分析。
主要通過數據連續的相同指標或比率進行定基對比或環比對比,得出他們的變動方向,數額,幅度,來感知整體的趨勢。這種方法粗略而簡單,體現的是一個行業的總體趨勢。
主要要分析的維度:有時段趨勢、逐日趨勢、逐周趨勢、逐月趨勢、逐季節趨勢……這個分析法比較簡單,一般通過百度指數、百度統計和自己的統計表就能掌握這些趨勢。重點是根據自己行業,針對不同時間的趨勢進行廣告策略調整。
工作報表有三方面:客服轉化,推廣轉化和銷售轉化。這里只需做推廣轉化即可。我們的工作報表可以做很多指標,這里說幾個比較重要的指標:
在線占比:咨詢/總線索。這里設計一個在線占比是因為有的行業線索來源有很多,在線+表單+電話+其它。所以做出一個在線占比可以了解咨詢水平;
其它指標還包括:地域消費占比、業務消費占比、移動消費占比和PC消費占比等等……
有文章稱這種方法也叫比重分析法:指相同事物進行歸納分成若干項目,計算各組成部分在總數中所占的比重,分析部分與總數比例關系的一種方法。
有利于幫助 SEMer 快速掌握企業的核心推廣業務、主要推廣渠道、主要推廣地域等主要貢獻者。
1)展現追求高展現,但不等于越高越好,一切依據轉化。一周下載一次報告,按降序來看,高展現詞要重點關注點擊量和匹配,無展現的長尾詞可以放匹配(一般按半月來看);
2)點擊越多越好,下載一周報告,要重點關注點擊量前幾名的詞,看看是否有惡點;
4)均價并非越低越好,但要追求較低均價,高均價肯定不行,一般在行業均價的70%到80%比較好;
6)平均排名很重要,好詞保持前三,一般詞保持前四。排名靠前的差詞價格要降下來,一周看一次報告,二八原理,先看有消費,后看沒消費;
7)實時消費數據,半小時看兩到三次,便于查看消費進度和排名情況,及時調整系數比例;
8)分時報告數據,多用于做時段表,對大賬戶有用,可以關注高消費時段,小賬戶用處不大;
9)千次展和單個詞點擊率,一般意義不大,單個詞點擊率可以看出詞的展現、創意與排名,可以優化詞的匹配和創意,這個可以偶爾看下;
10)關鍵詞質量度,比較虛,個人不是太看重,但是把賬戶持續的優化好了,質量度也就上去了,對質量度而言,一般優化有展現但質量度低的,再優化高的;
11)賬戶排名報告,不是太重要,可以偶爾看看。能反映你賬戶的詞的整體排名情況,如果排名三四占比高,說明你賬戶的整體價格較低,需要加價10%到20%;
12)數據環比報告,是自己根據賬戶數據所換算得出的報告,用于做工作匯報和之后賬戶調整的參考。環比的指標就是以上11個指標加轉化情況;
13)工作報表數據,自己根據賬戶數據和轉化數據所設計的指標項,常用于工作報表發布或匯報,每個公司情況不同,但設計項都相似,即上面的那些細化項,這些指標是很關鍵的分析點,需要做細做準。
本站文章收集整理于網絡,原文出處: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