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畊宏現象到底有多火——早上結束健身直播,劉畊宏抖音粉絲正式突破4000萬,達到驚人的4500萬。令人感到瘋狂的是,4月20日劉畊宏抖音粉絲量突破2000萬,一天后4月21日晚就破3000萬,換言之一天漲粉1000萬,令人驚嘆。劉畊宏一躍成為和“李佳琦”這樣的網紅頂流。這一切都發生在疫情上海封城期間,用“一夜爆紅”來形容他再貼切不過了。
劉畊宏是誰?去百度搜索一下,還是關于他爆紅之前的介紹,中國臺灣男歌手、創作人、主持人和演員。
今天我們討論的不是他帶領大家跳的,也是因為此而讓他火遍全網的居家健身操,而是在他背后折射的獨有的中國商業和營銷現象。
個人品牌影響力
PGC和UGC之間的邊界變得模糊,個人品牌影響力時代到來。
PGC是什么?Profession Generated Contents,就是由一些專業機構,權威人士產生的內容,而UGC是由普通消費者,大眾產生的內容,在今天的全民營銷時代,這個邊界已經變得非常模糊,個人品牌影響力時代到來,個人品牌產生的影響力可能會超過一些專業機構和媒體。這一切是由于短視頻媒體的出現,占據了普通大眾的注意力。
以娛樂業為例,以前的明星都是通過某一個造星機構或者明星經紀公司,通過公關公司的包裝,接業務,獲得名氣,實現商業價值,可現在,這些經紀公司對流量明星的影響力可能變弱了,因為在“明星”和“普通人之間”還出現了一個新的詞,“網紅”,全名“網絡紅人”簡稱“網紅”。
“網絡紅人”(Influencer)是指在現實或者網絡生活中因為某個事件或者某個行為而被網民關注從而走紅的人或長期持續輸出專業知識而走紅的人。
劉畊宏在爆紅前就是一個不溫不火的普通小明星,算不上頂流,捧紅他的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明星經濟公司。與其說他是“明星”,“網紅”似乎更能解釋他現在的這個現象。
站在商業價值層面,因為網紅具有強大的內容輸出能力,同時能引發網友的強烈關注,因此也就具有著極大的商業價值,如之前的Papi醬。
站在社會影響力層面,因為他們所輸出的內容能夠為無數廣大的粉絲所瀏覽,觀看,甚至模仿,比如劉畊宏居家健身操,每天晚上打開朋友圈,可能一半的女性好友都變身了“劉畊宏女孩”,刷屏勢不可擋;無論是抖音、小紅書,還是B站、微博,到處充斥著劉畊宏毽子操再加工的視頻,甚至公園里的廣場舞,都換上了《本草綱目》……
劉畊宏助推了居家健身行為,他改變了普羅大眾的日常行為,這個影響力恐怕沒有多少人可以做到。
對于品牌方,這個營銷啟示是什么?品牌方可以考慮推出自己的大咖,在某個領域具有權威話語權的專業人士,他可以是企業的員工,也可以是特聘顧問,也可以是深度合作的消費者或者客戶,通過企業自有平臺去增加大咖影響力,讓大咖為品牌現身說法,以大咖的專業能力帶動品牌的專業性,最終達到提升品牌力的目的。
“品牌,平臺,網紅”三角陣營
傳統上,品牌方喜歡入駐抖音,天貓這些平臺,以更好地利用平臺的“免費”流量,為品牌創造收益,增加收入,但其實,沒有什么是免費的,品牌后面所承載的用戶,流量數據最終還是為平臺方獲得,一度造成第三方主流平臺壟斷數據的局面。而大數據正是當下數字營銷的核心關注點,對企業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現在,則形成了品牌方,平臺方,網紅三者牢不可摧的三角關系。網紅加入平臺和品牌雙方一度營造的需求創造,流量獲取,轉化的營銷陣營,同時也成為網紅利用自身影響力變現的關鍵方法。
平臺給予“潛在網紅”發揮能力和獲得流量的空間,而網紅幫助平臺增強用戶和平臺的粘性。品牌通過網紅給其帶貨,增加銷售收入,而網紅則通過品牌給予的廣告費進行流量變現,三者互相收益,利益關系堅不可摧。由于劉畊宏在抖音的爆火,B站、小紅書、微博急了,開始爭搶劉畊宏。平臺對于網紅的依賴進一步加大。高質量,自帶流量的頂流網紅是各大網絡平臺的爭搶對象。
內容營銷為王
內容營銷依然為王,高級的營銷引發觀眾情緒共鳴。
憑什么是劉畊宏火,而不是別人?他是長了三頭六臂嗎?顯然不是。
因為他最努力,他很拼,他的成功來自于每日鍥而不舍地輸出高質量的內容。
在直播健身里展現矯健身姿,賣力無比的劉畊宏已經50歲了。直播間里,他一邊做起大幅運動,一邊賣力地喊著“come on動起來”,超強且密集的健身動作、以及劉畊宏1V1私教般不停地鼓勵,讓網友們健身感直接拉滿。不少網友表示“看直播就像打了雞血一樣”。上海網友說:“疫情期間的壓抑,在這一個小時全都拋光了!”
這說明什么?除了觀眾對他的健身操本身買單,對于他能夠在直播間渲染的情緒,也引發了深層次的共鳴,這個情緒是“正能量”,在疫情期間所有人都需要正能量來平復心情,依舊保持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這也許才是能夠打動觀眾,也是營銷最為核心的利器。與其說他直播“健身操”成功,不如說是他以積極健康的方式弘揚“正能量”獲得了巨大的共鳴和成功。
“憑什么是你火,而不是別人”這個問題也同時可以問品牌自己,為什么別人買你的產品而不是競品的?
你要讓客戶感知的不僅僅是你產品本身的成功,除了日復一日兢兢業業地輸出內容,你需要和你的客戶引發更深層次的情感共鳴,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所以也就意味著你的內容的關注點將不僅僅是產品本身,而是品牌背后所代表的某種精神和能量,能夠滿足用戶精神需求的產品和服務才能產生更高的溢價空間,不然就容易陷入價格戰和渠道戰,以降價和爭搶渠道的方式爭搶客戶。這是損害品牌的行為。
抓住用戶的痛點,持之以恒地輸出內容,利用平臺的力量,不斷增強品牌影響力,品牌方培養自己的專業意見領袖,持續為品牌發聲可以成為2022營銷的主要方向,對于劉畊宏我也將持續保持關注,觀察他未來作為頂流網紅之后的進一步動作。
本站文章收集整理于網絡,原文出處: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