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用戶運營四個指標中(拉新、留存、促活、轉化)屬于促活,如何想辦法促活?
在馬斯洛理論中人首先滿足的是生理基本需求,其次安全需求,歸誰需求,尊重需求,最后到自我實現。

用戶思維解決
簡單的說就是你現有的產品/物品不能滿足用戶的目前的基本需求,需要往更高層次走,一般用戶運營經常會采用利益驅動+精神滿足。利益驅動可以通過一些活動,贈送優惠價,打折,抽獎,簽到送禮,積分送禮等等,精神需求,需要給與特權,名聲等等,根據不同的用戶采用不等同的激活方法,讓客戶在購買產品時感受到優惠還有在精神上給與價值,才能留住客戶。另外說下,在用戶運營階段,用戶分成越細越好,激勵政策越多越好。

品牌思維解決
從品牌層次來說,客戶不在購買你的產品,那么就是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降低了,可能是你的產品發生問題,也可能是找到替代產品了,再或者不在適用當下的消費,而不喜歡了。。。
無論哪種情況,都會影響品牌的忠誠度~
如果是你品牌產品本身質量的問題,那就問題大了,一個品牌在占領消費者心智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如果真是產品問題就要好好反思,毀的不僅僅是你的產品本身,更是毀了辛辛苦苦建立的品牌。

如果是品牌有了替代品,或者暫時不喜歡了,那么還有彌補的機會,起碼有一定品牌基礎,從品牌營銷角度來說,你需要品牌升級或者產品革新,研發新的產品滿足先用現有消費場景,從而滿足消費者需求,同時也要學會打牌,這里的打牌不是真的打牌,對于新品牌來說占領市場為主要的,應該打品質牌,對于成熟期穩定期品牌,應該學會打感情牌。做品牌的目的就是占領消費者心智,消費者心中有你的品牌才能長久的存貨下去。
門店思維
對于門口小店小賣鋪來說,老客戶不來了,對于局部范圍的消費群體。首先可以做調查,是不是周圍老客戶搬家了,是不是周圍有競品出現,是不是老客戶嫌棄價格高,是不是嫌棄口味重,產品單一,再或者是老客戶只是暫住階段性的等等情況。對于局部區域做這些調查很容易,如果老客戶嫌價格高,就用小店營銷模式,比如沖卡減免,做活動減免,周年慶打折等,如果先去品種少,就多開發幾個口味等,針對消費人群需求做調整。

總之,找對人做對事,事情就成功一半了,根據目標用戶群需求,針對性的做營銷調整。所有發生的事情都是有跡可循,不是平白無故發生的,挖掘消費者背后真正的需求,才是我們要解決的實質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