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購買兩杯“FENDI喜悅黃”聯名奶茶,還有FENDI聯名徽章或者FENDI聯名杯墊,二選一。據說喜茶的小程序昨天已經癱瘓。
你也別小看這個熱搜第七,畢竟,昨天的“笑果”太多。
在微信朋友圈和小紅書等平臺,各種花式曬圖刷屏,這波社交貨幣非常“硬”。大叔本來今天想買的,結果顯示:已售罄。
如果大叔沒記錯,這應該是新消費品牌第一次與奢侈品品牌做跨界合作!
當然,刷屏了,就有人質疑,比如:19塊的茶甚至是2塊錢的FENDI保溫袋,把品牌搞low了。小紅書一位博主還用一個詞叫做“自斷后路的營銷”,點贊還挺多。
為什么又是喜茶刷屏?喜茶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你以為FENDI是真傻嗎?其他品牌聯名能抄什么作業呢?大叔談3點。
其他品牌聯名能抄作業嗎?
大叔的觀點是,這波刷屏的關鍵是“第一”+“反差”,制造了趣味和流行。
我如果買個FENDI的包包,在朋友圈曬,那是有點裝逼,甚至還會被朋友之間私下吐槽“愛炫富”。但我搶個FENDI的喜茶杯墊,朋友的評價可能只有一個:這人挺潮,挺有趣。
喜茶總是在制造流行,通過聯名去強調自己在中國年輕群體中的心智引領。靈感之茶,又潮又酷。但為什么之前的聯名,沒有這次的流量大呢?因為這次反差最大,喜茶所代表的平民與FENDI所代表的奢侈,兩個元素之間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用葉茂中老師的話,就是沖突。
當然,只有沖突還不夠,第一次也非常重要。大家千萬不要小瞧第一次,套用回浦中學籃球教練的話:第二和第八沒有區別!人家爭的就是第一,消費者記住的也是第一!
但請注意,這里的“反差”并不是“違和”。
品牌聯名本來就沒有“雙贏”
幾乎所有人都討論兩個問題:喜茶是怎么做到的?喜茶贏麻了。
言下之意,FENDI被占了大便宜。
這點,似乎從兩個品牌在微信指數的數據就能說明。
那些看上去像“雙贏”的品牌聯名,都是被包裝出來的,只不過是各取所需罷了。
大叔曾經在某手機品牌時,就親身參與過一次品牌聯名合作談判。我們當時想拿下一個某B字頭的奢侈品牌,把它的logo放在手機上。當然,對方認為我們占了人家便宜,開出了大幾千萬的授權費,還一堆的限制。可惜后來被別的事耽誤了……
說這個故事就是想證明“總有一方是占便宜的”這個觀點,所以,某B品牌需要收你一大筆錢來“彌補自己的虧”。
至于喜茶有沒有給FENDI一大筆授權費,大叔就不知道。但你千萬別以為FENDI是真傻,人家可能是心甘情愿地“被蹭”。
你以為FENDI是真傻嗎?
如果你稍微細看,就能看出,FENDI這次的目的性也很強,人家是為了推廣其'hand in hand'匠心藝術展。
不僅在喜茶的微博里做了推廣,就連在喜茶小程序里里也掛了推廣鏈接,在產品介紹中也提到了這個展覽。
你可能會覺得應該在茶杯上也加上這個展覽。做一個充分的硬廣露出才是“雙贏”,但如果是這么硬,會不會減弱刷屏的動力呢?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喜茶和FENDI是以“聯名”的“噱頭”,來推廣活動。
FENDI昨天還請了黎貝卡帶著40個粉絲,去了這個展覽。
而在朋友圈參與刷屏的用戶,其實也聰明著呢,知道是咋回事,只不過看破不說破罷了,你推廣你的展覽,我發我的朋友圈。當然,展覽有時間我也去。
網絡影響力,一二線城市滲透力,中國元素,年輕群體,這些都是喜茶的標簽,也都是奢侈品想要的。?
本站文章收集整理于網絡,原文出處:萬能的大叔?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