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了解市場部的職責」這一議題開始,讓大家對于市場部/營銷管理這一大的組織有更加宏觀的了解。
首先大家要知道一點:各大公司的市場部都有不同的職責和架構,甚至于不同的叫法,比如市場部/營銷管理部/營銷部等,很可能指的是一個組織。
所以我們今天這篇將圍繞廣義的Marketing/營銷管理部的職責介紹展開。
營銷管理的簡化流程公式
市場營銷專業的畢業生們應該都很熟悉科特勒先生的《營銷管理》這本書,其中對于營銷管理是這樣定義的:
“營銷管理是選擇目標市場,通過創造、傳遞和溝通更高的顧客價值從而獲得、維系和發展顧客的藝術和科學。”
基于這本書,科特勒先生將整個營銷管理工作的流程簡化為如下公式:
R → STP → 4Ps → I → C
- R(Research):即對市場的調研和洞察,它是對STP得以實施的前提;
- STP:S(Segmentation,市場細分)、T(Targeting,目標選擇)、P(Positioning,定位),是構成公司營銷戰略的核心三要素;
- 4Ps:即產品(Product)、價格(Price)、促銷(Promotion)、渠道(Place)。當我們完成R和STP后,就要為每一個選定的細分市場制定一個單獨的4P計劃;
- 實施I(Implements)該計劃;
- 收集反饋C(Control, 即控制),以改進其在下一輪目標市場中服務的4P。

市場營銷的八大經典模塊
在《極簡市場營銷》一書中,更是將其直接濃縮成了8大模塊:
市場洞察、客戶細分、目標客戶選擇、定位與品牌、市場營銷組合4P、量化指標與結果追蹤、團隊架構與考核指標、黑客增長

這八大模塊大致涵蓋了當下市場部所要負責的工作內容和職責,大家可以依照這樣的框架藍圖來和自己所處的公司業務做匹配,就可以知道公司營銷工作的全貌了!
*說個題外話,《極簡市場營銷》這本書被定位為“做好市場營銷的第一本書”,挺適合放進小白市場人的書單。
從理論的角度來看,營銷管理/市場部會參與到公司業務的每一環,從調研、產品開發、推廣、客戶運營的每一個階段,都是市場部的工作范疇。
但在實際的情況里往往不是這樣,市場部的職責大概率都會縮水,部分職責會被其他部門所承接。
但了解廣義的營銷模塊依然很有必要,這能夠讓我們對整個公司營銷體系有一個更全面的認知。而想要在市場領域持續進階,就要擁有更全面、戰略化的視角,才能推動自己在做決策的時候少些失誤。

市場部的常見組建方式
不同的行業和公司發展戰略,決定了每個公司都有其更適合的市場營銷組織模式。
現在市場營銷部門會采取不同的方式被組建,比如按職能、按地域、按產品或品牌、按市場、按矩陣等。
- 職能型市場部:
職能型組織是最常見的營銷組織形式,更適合產品市場規模小、數量單一的企業。

- 地域型市場部:
更適合地緣性業務,尤其是重線下渠道銷售的公司,如房地產、商業地產等。

- 產品或品牌型市場部:
生產多種產品或擁有多個品牌的公司通常會選擇此模式,最經典的代表就是寶潔。

- 市場管理型市場部:
面對不同的目標市場,企業會開發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比如佳能會將打印機出售給消費者、企業和政府,這時不同市場的消費者會有非常大的差異化購買偏好和習慣。這樣的業務就更適合市場管理型市場部的模式。

- 矩陣型市場部:
多產品、多市場的企業會經常采用矩陣型市場部的模式,但缺點是成本過高,且缺乏明確的重點和問責。

當然,每一種組織的模式都會有其優點和缺點,我們要做的就是結合具體的業務模式匹配更適合的形式,同時在持續運作的同時不斷進行優化。
市場部的分工模塊
在市場領域工作多年,入職+服務過非常多家公司,發現當下市場部的通用架構板塊還是十分相似的,我依據TOC和TOB兩大模式,整理了下兩大分工模型:

在TOC企業,按照分工可以拆解為7大方向:
- 品牌管理:負責品牌建設、基礎運營、SOP及策略制定等;
- PR管理:公共事務管理、口碑管理、事件公關及CEO營銷等;
- 媒介管理:媒體關系管理、達人營銷、資源拓展及傳播推廣執行等;
- 數字營銷:投放管理、會員管理、數字能力建設等;
- 渠道管理:電商運營、線下門店管理、合作渠道管理及新渠道拓展;
- 中臺支持:內容及活動支持、數據分析及用研等;
- 創新增長:私域營銷、直播等創新模式探索。
其中1-6的工作內容是比較傳統的工作內容,7是創新方向。不同公司也會按照其實際業務將這些模塊進行重組,但大體上就是這些內容。

在TOB企業,按照分工可以拆解為5個方向:
- 品牌及公關:VI設計及規范、官網及賬號搭建運營、輿情公共監測等;
- 產品營銷:市場調研及定位、產品資料包、推廣方案制定等;
- 被動獲客:內容營銷、外部合作、SEO/SEM等;
- 主動獲客:廣告投放、陌拜、郵件/短信營銷、活動/會議營銷、MA等;
- 客戶成功:客戶跟進、客戶關系管理、客戶教育等。
本站文章收集整理于網絡,原文出處:創造偏見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