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商業模式 = 能力 * 效率 * 杠桿
因為幫助不少企業設計過商業模式,也為不少企業進行過企業價值管理咨詢,借此公式我也談談在企業價值管理方面的應用。
—1—能力
在企業的價值評估里,第一個也是最基礎的價值,叫做“能力”。
首先,我想問你一個問題:
企業因何而產生呢?
答案很多,比如感覺有某種需求、模仿別人在做的業務、看到某個需求的機會等等,其實總結下來就是“發現生意的機會而滿足它”,這樣就產生了企業的最基本的能力,就是發現機會的能力、滿足需求的能力。
但這些還不夠,細化的能力包括了組織資源的能力、評估判斷的能力、激勵的能力、管理的能力等等。
第二個問題,這些能力哪些是關鍵的?
是的,一件事要做成,需要的能力很多,但一定有個重要度的排序,我們必須抓住最核心的能力。
我認為最核心的能力其實是愿景的想象和執行能力。說起來比較飄渺,但解釋下你就明白了,比如你看到某塊地未來有升值的潛力,而升值潛力的變現方法包括了囤地倒賣、建成住宅、建成商業體、建成城市綜合體等等。具體的方法選擇其實跟您的愿景、資源及能力有關,一旦確定,你就得想象到具體的執行過程、組織、資金籌措等等系列事情,而這種想象和執行能力就是最關鍵的。
許多事情的不成功,本質是愿景的想象力本身有缺陷,天馬行空,實際能力和愿景嚴重分離。同時在執行方面的規劃不夠支持愿景的實現。
當然能力的塑造得是持續的,而且作為企業,能力是跟員工有關的,員工能力的發揮又跟組織架構及考核激勵體系有關系,這樣就會產生一系列的能力,那就是高效組織的能力。
許多企業經常說這個業務不賺錢,那個業務是微利等等,但市場上總有企業能將同樣的業務做到盈利,這就是組織效率的問題,組織效率通俗的解釋就是完成一件事,組織需要付出的成本,而這種成本關系到環節、流程、節點的成本。如果你有看到組織效率本質的能力,那么在構建組織、選擇人員、建立制度及流程方面,就會有“精算”的思維框架,這樣就不至于發生虧損的問題。
總結一下:
企業最基礎的能力就是創始人及創始團隊的愿景想象和執行能力,而之外必須有高效組織的能力。
當然,這一切是有前提的:
第一,愿景的想象是符合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的。
第二,執行能力在資源、法律、道德范圍之內。
—2—效率
擁有了“能力”,企業還要提高做事的“效率”。
這里不是講組織的效率,而是說完成一個業務的效率,任何能力都可以采取內部自建、外部合作或內外結合的模式,這要取決于事情的復雜度、協作要求、人力資源供給、管理的復雜度等要求,如果內部有人才可以轉崗、重新組合、外部容易招聘、后續高頻次的,當然可以考慮用內部自建的模式效率高,也要評估成本。如果組建比較復雜,需要磨合,且需要專門的關鍵人才,那還是外包的比較好,但外包不是就簽一紙合同就完事,也要做好內外的對接管理工作,以提高效率。
—3—杠桿
擁有了能力,獲得了效率,就夠了嗎?
當然不夠。
公司的本質是“公”,表面是“司”,既公司其實是各種公共資源組合的產物,而用司的方式進行有效組合,產生價值。公司初期的機會、創始人、技術等如果看成是生意的起點,那么一旦到了公司的階段,那么就會吸收大量的外部資源和能量,從近到遠分別有人才、專利、債權資金、股權融資、人脈資源等等,而一個企業本身的優勢其實只是自身的封閉價值,而如果沒有開放的能量交換,將無法超越價值的邊界。
所以,如果一個公司想要獲得巨大的成功,就必須借助一個神奇的東西——杠桿。
那具體來說,有哪些杠桿呢?
最基本的四種:外部團隊杠桿、資本杠桿、品牌力杠桿。
第一種杠桿,叫做外部團隊杠桿。
比如新開拓了一個業務,需要開發、需要銷售,如果內部團隊能對需求進行清晰化,也能對銷售的資源、能力進行精確明確和選擇,那么只需找到外部的團隊,快速、低成本的實現,然后將履行等流程與公司內部團隊對接,就能產生明顯的效率、進度及成本杠桿。
所以,運用杠桿首先要明確自身的杠杠尺度和支點,也就是它堅實可對接的能力內核。
第二種杠桿,叫做資本杠桿。
企業的發展需要各類資金資源,而資金的投入量不僅僅是提高資產回報率或優化股權結構,有時甚至是競爭的利器。比如說互聯網的頭部企業競爭,誰能有更多的資金,就能耗得起的用戶爭奪大戰,能做到獨占鰲頭的壟斷地位,也就能在以后的價值變現過程有更多的定價能力。
另外,如果企業的核心商業模式類似于“資產管理”,那么如果自有資產的回報率遠高于社會的債權融資成本,那么在有效利用風控和管理的能力下,外部的債權資金可以大大提升資產的規模,從而取得更多的利差及上游供應鏈的談判能力,從而讓凈資產回報率大幅提升。
這就是資本杠桿的威力。
第三種杠桿叫做品牌力杠桿,也可以叫做影響力杠桿。
品牌力杠桿是個綜合的杠桿,包括企業文化、商業模式、業績水平等等,而品牌力的價值變現是需要結合外部的資源的。
比如加盟、托管模式等,都是利用其品牌力的影響力,吸引社會資源和資金來形成盈利的杠桿,也是一個非常有威力的杠桿。
可是怎么樣才能獲得更大的影響力呢?
需要三種能力:開放的能力、管控的能力、創新的能力
企業開放的能力不是簡單一個政策或態度,而是創始團隊對商業世界的哲學思考,比如騰訊,在3Q大戰前,是一個人人仇視的抄襲公司,360促使它進行了開放,加速了生態化的進程,反而成為更優秀的企業。
開放的最大威脅就是失控,雖然KK說失控是進化的必要,但過度的失控將導致系統的可能崩潰,因此管控能力就是企業獲得杠桿之后的最主要的風險控制能力。
而創新的能力是組織保持活力和適應外部環境變遷的最根本能力,環境在不斷變換,也會出現危機的黑天鵝,而創新的不斷假設和復盤,可以幫助企業建立危機管理的防火墻,將黑天鵝變成可以遠遠看到的黑犀牛,提早做好防范。
杠桿能幫你獲得巨大的成功,但是使用杠桿也是有前提的:
公司必須先有強大的能力內核,如果能力內核很強大,通過使用杠桿,你會更快地獲得成功。
但是,如果你的能力內核很虛弱,杠桿,只會加速你的失敗
作者:數理知道
來源:雪球
本站文章收集整理于網絡,原文出處: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