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的競爭,將是數據開放程度以及數據收集、整合、處置、使用能力強弱的競爭。如何借助大數據來更好地追蹤公關效果、制定精準有效的公關策略,數據性不僅給公關帶來了全新的視角,還帶來了獨立性,也就是一個公關的獨立判斷,應該依據數據基礎,而不是個人和高管的情緒或好惡。因此我們產生了很多新的工作原則:
原則一:數據是開展合作前的評估因素
隨著自媒體的崛起和媒體商業化程度的不斷加深,非常多的媒體都成立了專職負責商業化的部門。
從這個節點開始,公關與媒體的關系發生了轉化,原來媒體掌握了話語權是甲方,現在公關掌握了預算變成了甲方。一些媒體希望通過商務拓展的方式來拿到公關更多的預算,其實媒體本身可能并不是適合這家社會機構。另外一種情況是,媒體不太會做BD,而且之前跟這個社會機構有“過節”,但其實它非常適合這個社會機構。
作為媒體與社會機構的居間代理人,如果一個公關憑借自己對媒體的好惡來判斷社會機構與品牌的合作關系,那么勢必會讓這份工作的價值因為人情的輻射范圍太小而貶損。
所以公關判斷與媒體合作關系的基礎應該是自己的輿情數據和媒體的傳播數據,一切決策都建立在數據判斷的基礎上,就會減少個人情感“偏見”對決策的負面影響。
原則二:數據是解決危機的決策基礎
上面已經概述過,每個人都是基于自己的偏見而作出判斷,而任何一個偏見都帶有情感傾向。比如公司高管認為現在的輿情問題已經非常嚴重,要公關盡快對外發布聲明。這很可能是高管個人收到了一些人的私信詢問,個人覺得面子上過不去從而覺得這個問題很嚴重。
其實這個負面報道的轉發量并不大,也沒有想象中那么廣泛的影響力。如果在這時候大規模對外發布聲明的話,就會讓更多本來不知道這個問題的人,反而通過這個聲明知道了這件事情。如果這個場景又是在公關戰中的話,就很可能給社會機構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
可是,當負面輿情危機爆發的時候,公關負責人的每一個動作都會影響未來這個危機的走勢,看數據才是最科學的決策基礎。例如:到50條之內決定是否要跟進處理,50到100條之類判斷是否需要發布聲明,1000條以上判斷是否需要做進一步的業務上的調整等等。
原則三:有效數據才是重點
在總結報告里面報數,確實是一個“混公關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本來就沒干什么正經事,公司的同事和高層也沒感覺到這次傳播對生意有什么影響,如果不在報告中大書特書,那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部門了。
這樣做完全丟失了傳播數據的意義。
傳播數據是幫助我們驗證傳播策略是否成功,發現問題,并且在后續的工作中矯正問題的最重要的工具。本來公關工作就存在一定的不可證性,如果連數據分析都敷衍了事,甚至把數據當成邀功的工具,那就更加不可能做好這份工作了。
我在實際工作中即看數據又不看數據,確切的說只看真數據不看假數據。原因有三:
1、對于一個乙方公關公司或者甲方公關部來說,創造數據的是自己,總結分析數據的是自己,匯報數據的還是自己,自己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對數據造假的動機非常強烈。事實上,現在大多數傳播數據里面的水分至少有一個大西洋。
2、數據分析是幫助自己找到缺點并且制定解決方案用的,當然也可以作為提升自己跟社會機構高層交流效率的重要工具。但是如果只關注數據不關注傳播過程中以及之后受眾的反饋,那就本末倒置了,公關部的工作就只剩下編數和報數了。也就是說,數據只是我們做自我評估的一個工具,而不應該是我們所有關注度的焦點。
3、用數據放衛星,也有一個盡頭,因為一個人一個項目所能實現的傳播數據都是有限的,假數據總有編不下去的一天。編數據對于一個公關來說,也只是飲鴆止渴,自尋死路而已。
一份嚴謹可靠的傳播數據分析會讓一個快要被勝利沖昏頭腦的公關經理快速的冷靜下來。公關工作最核心的目標是“將觀點植入公共意識”,這個目標是否達成,答案永遠在別處。所以并不是取得了一份亮眼的數據,就能夠證明目標達成了。另外,一個社會機構的成敗,本質上并不取決于它說了什么,而取決于它做了什么。
公關的工作是對外說話,這個工作確實很難對一個社會機構的生死起到決定性的影響。所以我奉勸,各位公關還是謙虛一點比較好,不要沒有公關別人,先公關了自己——把組織的光環都安在自己的身上,覺得自己完成了什么天大的事情。
原則四:數據比情緒更有價值
興奮或憤怒的情緒會嚴重影響一個公關判斷的準確性,甚至很可能在公關戰中被對手利用,從而墜入萬劫不復的深淵。當對手定點狙擊一個社會機構的公關負責人時,恐懼、憤怒的情緒會讓他心理崩潰,逐漸輸掉這場輿論戰。就算是跟媒體的溝通中,一個人也容易被個別字句激怒,不再看整體數據而跟某一個人較勁。這會讓這位公關錯失到真正需要關注的焦點,就從而失去真正挽救自己的機會。
原則五:數據收集能力是公關人的必備素養
一個合格的公關不僅僅是自己要看媒體的輿情數據,自己也要成為媒體的數據庫。公共關系的基本功就是信息的獲取、梳理、提純、傳遞,覆蓋你所在社會機構以及所在行業的信源,是一個公關的基本工作。
這個工作本質上也是一個信息數據的采集分類整理的過程,一個公關項目的前期數據整理的重點就是產生了核心信息屋,而核心信息屋又是下一個策劃階段的開始。
能夠覆蓋自己的信源,為媒體提供信息輸出服務,也是正常良性公關媒體關系的基礎。
當下已然進入一個“大數據”公關時代,對公關行業來說,既有挑戰也有機遇。公關行業需要及時制定明確的數據戰略,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搶抓機遇,迎接挑戰,在大數據時代搶占更大的市場空間,從而掌握具有主導性的話語權。
作者:Jerry
本站文章收集整理于網絡,原文出處: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