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資本主義萌芽開始,企業成為市場經濟的基本細胞,在這幾百年的發展過程中,歷史見證過輝煌企業的成長,也目睹過偉大企業的沒落。那么企業長青的秘密是什么?是經濟增長帶來的市場紅利?還是科技發展帶來的技術競爭力?其實不然,管理才是企業長盛不衰的根本原因,管理的最終目的是塑造“高瞻遠矚”的企業。
管理的本質是讓企業能夠不斷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給企業的成長發展源源不斷地注入活力,正如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曾說:“管理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如何對抗熵增。在這個過程中,企業的生命力才會增加,而不是默默走向死亡。”那么,熵增是可以對抗的嗎?答案是肯定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企業管理如何幫助企業對抗熵增。
1. 管理熵理論
最早提出“熵”這個概念的是德國科學家魯道夫·克勞修斯,他發現,在一個封閉的系統中,熱量總是從高溫物體傳遞到低溫物體,從有序到無序,最終沒有溫差,不再做功。這個過程叫熵增。結果是熱寂,也叫熵死。開水自然變涼,新鮮蘋果腐爛,房子不打掃會變得混亂,頑石歷經千萬年會瓦解,這些不可逆的過程都是“熵增”。愛因斯坦曾說過,熵定律是科學定律之最,牛頓的力學原理和自己的相對論都可能被新的理論顛覆,但熵定律不會。
生命以負熵為生!”死物不會吃東西,非生命體只能被動地接受“熵增”所施加的作用,而生命體卻能主動尋求“負熵”以抵消“熵增”。植物會通過光合作用獲得生命所需的負熵,動物會通過攝取食物獲得負熵。生命活力就是反熵增之力,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企業同樣可以如此,一些企業從外部挖來杰出的管理人才,打破原有的封閉體系,打破原有的組織架構,目的就是反熵增。創新也是反熵增的需求,因為創新能夠為企業注入新的增長動力。
2. 經典管理熵增實踐
亞馬遜案例
亞馬遜的創始人杰夫·貝佐斯是第一個引入反抗熵增實踐的人,1998年他在致股東信中指出:“我們要反抗熵增!”并明確提出了3條反熵增定律:(1)抵制形式主義:工作流程必須為結果服務,必須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原則,快速做出決策;(2)兩個披薩原則:亞馬遜有60多萬員工,大多數團隊卻小于10個人,一頓飯訂兩個披薩就夠,團隊太大會限制個體發揮; (3)建立開放系統:把現金流投入一些全新的領域,如云服務、物流體系等,如果只停留在原來的主營業務上,企業最終會走向死亡,進入新領域會激發團隊的活力和創新能力。
華為案例
國內知名的反熵增實踐者當屬華為,華為公司內部有句名言:“熵和生命活力,就像兩支時間之矢,一頭兒拖拽著我們進入無窮的黑暗,一頭兒拉扯著我們走向永恒的光明。” 華為公司根據熵和生命活力的理論,打造了一個“華為活力引擎模型”。模型的一邊是熵增現象——組織的自然走向是惰怠、僵化、不創新和保守;個人的自然走向是貪婪懶惰、安逸享樂、缺乏使命感和責任感。模型另一邊是熵減行為——將利潤投入到研發,耗散多余的能量,主動積累新的勢能;建立開放的構架,與外部持續進行能量交換;以奮斗者為本、長期艱苦奮斗,炸開人才金字塔塔尖、獲取全球頂尖人才。只有直面死亡,才能掙扎求生;在艱苦的求生過程中,才能體會到生命的意義。正是華為對組織和個人熵增的認識不抱幻想、冷酷無情,才成就了華為源源不斷的組織、創新和人才活力。
3. 積分管理助您隨時隨地反熵增
熵定律作為不可逆的科學定律,無論是組織還是個人都會自然地走向僵化或懶惰,那么如何對抗熵增,有什么先進的管理理念呢?答案是積分管理。積分制管理就是在隨時隨地反熵增,通過獎分、扣分兩種方式用于衡量員工對公司的綜合貢獻,對員工的全方位付出進行多點回報,從而激發人的主觀能動性,打造一套讓雷鋒不吃虧的管理系統。
搜索“微認可”,全新一代積分管理解決方案。以即時認可為基本原則,強調“點滴貢獻”和“多點回報”,通過獎分、扣分兩種方式來衡量員工對企業的綜合貢獻,對員工的全方位付出進行多點回報,有利于增加制度執行力、節約成本、留住人才和塑造健康的企業文化,能夠解決分配的平均主義和老板離場管理的問題,幫助您的企業隨時隨地反熵增,時刻保持生命活力。
本站文章收集整理于網絡,原文出處: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