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提升營銷效果:構建用戶標簽畫像以實現分層精準運營,有效提升營銷運營的效果,增加粘性創造增長,例如會員權益、復購分析、成長路徑分析等細分場景。
由于數據可承載的應用場景十分龐大(參考下圖),為此企業無論是在搭建CDP等平臺還是做有關數據層面的建設時,一定要明確業務增長目標和用戶需求場景,避免出現CDP是歸IT負責還是業務負責等非此即彼的問題,即需要不同的部門用統一的視角看待業務和用戶,才能把事情做好。
這也就要求著企業在構建One-ID體系下,根據業務增長目標和用戶運營場景,進行包括前后鏈路數據,業務系統與運營系統數據的數據指標體系規劃。創略科技認為,數據指標體系是實現數據驅動決策的“指南針”。
業務過程:業務目標是最終企業希望達到的效果,為實現這一目標則會有一系列的業務流程與策略。以提升GMV為例,用戶的常見購買流程多以瀏覽-注冊-下單-支付-復購-裂變,為提升GMV企業則需要關注用戶數、轉化率以及客單價,為此需要梳理用戶全渠道生命旅程,基于消費者核心運營鏈路(消費生命周期、會員運營周期、互動生命周期、產品消費周期等)展開策略設計。
業務要素:支撐業務過程的則為關鍵業務要素,如以會員運營周期為例,其業務要素即為未入會率、等級和貢獻度變化、付費和VIP會員、會員激活率等。
數據指標擁有多維度的特性,需要以多視角來看。舉個例子,以官網點擊率作為數據指標,但其還能延伸出工作人員官網點擊率、某落地頁跳轉官網點擊率、某個時段官網點擊率等等維度。而這個多維度則由業務數據所決定的,為此數據指標需要業務與技術的雙向協同。即以數據發生、業務運營為核心視角,將數據關鍵節點設計出來,滿足后續的數據存儲和歸類需求,方便數據應用快速定位和業務技術統一使用口徑。
- 1.和業務目標緊密結合
- 2.反映客戶真實價值需求
- 3.指標簡單易懂
- 4.能夠計算匯總
數據應用體系缺失:數據指標體系只是數據應用的一環,其中還包括標簽體系構建、分層分群策略、數據模型應用等多個環節,所以企業仍同步完善基于標簽體系的消費者運營體系、私域裂變鏈路等維度,確保可以環環相扣。
當然,不同業務要素、不同業務流程、不同業務目標下的前置條件并不相同,更需要因地制宜的篩檢自查,在最大程度實現業務目標的同時,推動業務、技術改造,并完善業務流程與運營體系,以點到面驅動各個維度的轉型升級。
數據分析師整理需求調研內容,編制《需求調研報告》
3.需求范圍確認
項目業務人員針對《需求調研報告》的內容和評估意見,確定指標體系需求范圍
4.指標體系方案規劃
數據分析師就已確認需求,開展指標劃設計工作,反饋相關業務體系指標規劃方案
5.指標體系方案確認
數據分析師就指標體系方案,對項目業務人員進行內容串講,項目業務人員確定方案內容
6.數據采集補充
數據分析師就指標體系規劃方案,確定是否需要數據采集,若需要則選擇埋點方式為埋點事件選擇代碼埋點、無埋點、服務端接入、活動采集等方式
7.數據驗證及效果評估
數據分析師根據指標體系方案,搭建對應的可視化看板,項目業務人員基于可視化數據,對數據指標體系進行效果評估并優化

本站文章收集整理于網絡,原文出處: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