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時代已經到來,企業面對這一全球趨勢,需要做出怎樣的應對措施?答案就是數字化轉型。
一方面,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可以對現有業務進行優化,利用數字化手段提質、降本、增收、提效,加速管理模式升級,提升運營水平;
另一方面,還可以在此基礎上深化企業的創新能力,有機會發展出新的業務模式,開辟新的收入來源,同時經過企業上下游、外部生態的數字協同和價值創造,一起推動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但是,企業數字化轉型如何展開?第一步從哪里開始?許多管理者都一籌莫展。
其實,正如我在《數字突圍》中描述的:
“數字化轉型屬于“一把手”工程,它是一個自上而下的過程。”
企業要展開數字化轉型,就要從頂層設計的制定開始。把控好頂層設計,企業數字化轉型,就已經成功了三分之一。
想要制定數字化轉型的頂層設計,決策者不能照本宣科,需要立足當下,著眼未來,采用科學方法完成整體規劃。正如我一直強調的那樣,企業要“以用戶為核心,以數據為驅動,連接企業內外部資源”,來展開數字化轉型。
一、如何制定數字化頂層設計?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頂層設計制定,需要分步驟、分層面的統合展開。
接下來,我將從數字化轉型的遠景目標、基礎評估、轉型框架、轉型路徑、轉型關鍵指標、數據支持等六個方面,為大家剖析企業數字化的頂層設計,每個步驟到底應該如何制定。
1. 數字化轉型遠景目標
《禮記·中庸》記載:“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意思是無論做任何事,事先有準備就會成功,否則就會失敗。
所以,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第一步,就是根據企業自身特點,建立遠景目標,為數字化轉型指引方向,打一場有目標、有準備的“硬仗”。
遠景目標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數字化轉型屬于長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個不停迭代,持續進化的過程。因此,企業應對自身狀況進行縝密、認真分析,立足企業的資源稟賦,結合未來企業、行業、產業發展的趨勢,以及整個產業的數字化進程和領域政策,來確認企業數字化轉型遠景目標。
通過上述方法,管理層就可以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描繪一個相對準確的未來藍圖,制定出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發展的數字化轉型方針。
比如:魚躍醫療,作為“呼吸+血糖及家用 POCT+感控”的中國醫療器械龍頭公司,在深刻認識到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后,從企業全景式視角出發,結合企業內部情況、外部競爭環境和技術發展方向,定下了“三年C端化、五年年輕化、十年數字化”的未來10年企業發展戰略。
- 三年內,實現魚躍產品的C端化,開拓更廣闊的C端用戶市場;
- 五年內,實現產品的年輕化,滿足年輕用戶的健康需求;
- 十年內,完成企業整體產品和服務的數字化,徹底建成以用戶為核心的價值運營體系。
魚躍醫療能夠從一座小工廠,發展成為百億規模的頭部醫療器械企業,其前瞻性的長遠戰略規劃,起了重要作用。通過數字化遠景目標的確立,魚躍醫療多個部門在頂層設計的指引下,進行數字化重塑。
通過全球產業化基地的建立,實現工廠數字化、智能化的轉型提升。另外,我再重申一遍,數字化轉型遠景目標,它是企業的重要戰略方向,一定要具備足夠的前瞻性,對企業未來長期的發展,必須具有足夠準確的指導意義。
同時,至少要規劃未來五到十年的數字化發展。但是,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大剛老師提醒大家,切記不要貪大求全,好高騖遠。要秉承“小步快跑,高頻試錯”的方針,既要快速推進數字化轉型,又不能盲目冒進,每一小步都要進行充份的籌劃,把風險控制到足夠低。
就像毛主席說的那用,我們要做到“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
2. 數字化基礎評估
你的企業,在確立數字化轉型遠景目標之后,下一步是做什么呢?就是對企業的數字化基礎,進行有效評估。通過數字化基礎評估,我們可以了解企業價值鏈各個環節中,應用數字技術的深度、廣度和應用效果,還存在哪些數字化技術應用的斷點,這個步驟不可缺少。
數字化轉型分為以下四個階段,通過數字化基礎評估,我們可以明確企業自身處在數字化轉型哪一階段:
- 第一階段:內部信息化階段;
- 第二階段:內外部互聯階段;
- 第三階段:資源數字化階段;
- 第四階段:數字化生態階段。
我們通過評估,可以明確在不同階段需要完成的工作內容,以及對應的考核指標等。正所謂“自知者明也”,只有通過企業數字化的基礎評估,以此來作為制定數字化頂層設計的依據,企業數字化轉型戰略才能明晰起來。
3. 數字化轉型框架
企業數字化轉型,它是一種系統性的變革創新,涉及到企業的方方面面。因此,在頂層設計中,離不開轉型框架的規劃設計。
只有對企業戰略、文化、數據、技術、流程、組織和服務等方面,展開全方位的戰略部署,明晰每個細分領域、數字化階段的框架規劃,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方案,才有了落地實施的可能。
美的數字化轉型的“632”戰略:
美的集團,我們都已經耳熟能詳。自1968年成立以來,美的逐步成為一家多品類、多產業的全球化運營科技企業集團,在企業成長和不斷并購的過程中,美的發展遇到了瓶頸期。
最高管理層經過對集團自身的調查研究,發現企業大規模IT系統加起來有100余套,系統與系統之間數據無法拉通,流程不一致,無法實現集團透明化管理,嚴重制約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數字化轉型因此被提上日程。
在集團最高領導的關注下,美的數字化轉型提出了“632”戰略:即ERP、SRM、MES、APS、PLM、CRM等六大運營平臺,數據分析、財務管理、人事管理3大管理平臺以及2大門戶和集成開發平臺,最終把所有信息系統做了頂層設計,實現企業整體的經營語言統一。
時光匆匆而過,從“632”戰略開始實施,到2021年的如今,美的集團前后投入了120+億元進行數字化轉型。經過9年的企業數字化重塑,美的統一了整個集團的標準,對集團級的流程、數據系統都進行了整體梳理和規范。
如今,美的數字化轉型已經取得階段性的成果,運營效率明顯提升。2020年,美的營收更是上漲至2800億,反超格力的1704億,坐上了國內家電品牌的第一把交椅。“632”戰略,便是美的結合自身企業現狀,明晰每個細分領域的轉型側重點,而制定出來的可落地、可實施的數字化轉型框架。
4. 數字化轉型路徑
企業為了制定數字化轉型方案,除了企業內部的探討之外,有些時候,還會請第三方團隊參與進來,共同制定數字化轉型方案。
所以,企業手里的數字化轉型方案,往往會有多套并存的情況。由于企業規模的不同,所面臨的具體問題存在差異化,所以數字化轉型實現路徑存在多種選擇。面對這些選擇,企業要評估每一套數字化轉型方案帶來的收益與風險,排定優先順序,指定完善的數字化轉型路徑。
在展開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具體工作內容和步驟,可以參考我在華觀數智舉辦的講座中,所提到的“總體布局,部分先行;從外到內,由淺入深”的思路,循序漸進不斷優化,逐步完善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我在《數字突圍》里面,就曾經強調過,企業在設計數字化轉型路徑時,一定要優先完成能夠快速看到效果的工作。
這樣實行的好處是什么呢?就是減輕數字化轉型工作推進的難度,有助于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順利進行。另外,切忌不能通過憋大招的方式,妄圖通過一個宏大的建設來解決所有問題。數字化轉型是一個持續、迭代的過程,一勞永逸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5. 數字化轉型關鍵指標
數字化轉型,對于企業來說,是一件戰略性的長遠規劃,隨著數字技術發展和數字化轉型的深入,企業投入成本將會越來越多。
比如上面說到的美的集團,9年的數字化轉型之路,便投入了120億元,目前投入成本還在繼續增加。
因此,企業需要設計評估數字化轉型效果的關鍵指標,完善數字化轉型的評估方法、評估周期等機制,避免企業出現“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的情況發生。
T藥業數字化關鍵指標:
例如,T藥業是國內頗具影響力的皮質激素原料藥科研、生產和出口基地。作為一家醫藥制造企業,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的核心組成部分,成本核算的準確與否,對企業的成本控制、成本決策和經營決策有著重要影響。
結合實際業務和企業數字化轉型規劃,T藥業制定了階段性的數字化轉型關鍵指標,具體如下:
- 簡化復雜的成本核算流程,自動生成分析報表,保障數據的及時性與準確性;
- 打破數據孤島,有效實現跨系統交互分析,完成信息一體化管理;
- 實現當前數據與歷史數據的對比分析,為管理層提供準確的決策數據與分析報表。
通過關鍵指標制定,企業數字化轉型有了階段性的動力,避免內部員工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出現強烈抵觸、半途而廢的情況。同時,根據關鍵指標,還可以量化轉型過程中的關鍵績效,協助數字化轉型工作,有條不紊的展開。
根據數字化轉型所處的不同階段,企業可以設定相應的有利于收益增長和戰略能力提升的指標,做到量化數字化各領域的收益,清晰明了的收到反饋效果,為企業推動數字化業務的發展進程,提供降本增效上的指標信心。
6. 數據支持
切記,缺少基礎數據的支持和應用,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就是空談。企業數字化轉型是“以用戶為核心,以數據為驅動,連接企業內外部資源”。
由此定義,我們可以明白,數據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驅動力。
數據的重要性早已經得到時代共識:它是新時代重要的生產要素,是推動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動力,是重塑國家競爭優勢的新機遇,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要素。因此,在進行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一定要做好數據資產的梳理,對之進行集成、共享、挖掘,利用數據幫助管理者化繁為簡,透過復雜的流程看到業務的本質,更好的把控數字化轉型進程。
正所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隅”。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頂層設計便是指導方向,屬于企業未來的發展方針,不容有失。任何一家公司,在頂層設計上出現重大失誤,都將面臨巨大的挫折,更嚴重的甚至破產倒閉。曾經占領數碼相機市場的柯達,便是因為在時代變化過程中,決策層仍然固守陳舊的核心業務——膠卷,最終走向破產倒閉。
如今,數字化時代已經到來,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5G、區塊鏈等數字技術的發展,許多行業面臨著重新洗牌、重新定義的變革局面。
企業只有緊跟時代趨勢,抓住數字化轉型的機會,做好頂層設計,把握整體規劃和局部實施的匹配,利用數字技術打通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提升數字化運營水平,實現管理升級和模式創新,才能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不斷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程大剛,華觀數智創始人,《數字突圍》作者,私域營銷和數字化轉型專家
本站文章收集整理于網絡,原文出處: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