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戰略規劃框架模型分解的很清楚,特別強調:戰略規劃體系流程。戰略洞察四看,找到戰略機會點。基于戰略機會點,也就是綜合環境趨勢確定的方向,結合公司自身優勢競爭力,敲定戰略控制點,它將成為企業階段性的護城河。戰略控制點的敲定,也意味著業務設計完成,在此基礎上,聰規劃的角度來說,我們改考慮戰略目標了,要求有達標目標和挑戰目標。是的,有了目標,就得有策略了。策略是圍繞目標的關鍵任務來進行的。
這里再提醒一次,便于大家具備邏輯的繼續看下去。
好了,我們接上篇第三看的看敵情,我們繼續第四看看我情。
通過企業所處環境的全景掃描,尋找戰略機會點和機會窗機會點,就可以確定企業的初步戰略思路。機會點,也可以分為客戶機會、產品機會、技術機會、市場機會、模式機會等多種方式。
戰略制定:基于戰略目標制定關鍵策略,形成關鍵任務。其屬于戰術層面,例如,企業明確了開拓海外市場的戰略目標后,還要針對組織架構、物料、售后服務、后勤等設計相關的策略。
戰略規劃的邏輯思路,結合上下兩篇,戰略洞察看四情尋找戰略機會。基于戰略機會,開啟戰略制定階段。這個階段,有三個核心:一是基于戰略機會,結合自身優勢,確定企業戰略控制點,并完善業務線。在業務線基礎上,明確戰略目標,有了目標,必然需要相應策略支撐。這個策略,往往是三年、五年。所以,圍繞中長期策略規劃,我們需要落實到年度業務計劃中來,最后戰略執行、監控、評估,整體的戰略規劃體系也就是完善了。
總結來說,這張圖一定要記在腦海里:
強調,這張圖也是你的戰略規劃方案結構。
來源:踐行者宣言
本站文章收集整理于網絡,原文出處:踐行者宣言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