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傳播.公關
-
新品牌做私域必學:短視頻、直播、私域三體聯營模型
直播、短視頻、私域,可能在每一個維度上,大家都有去做,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將它們更好地串聯起來。
-
“廢話文學”為什么火?品牌如何利用“廢話文學”做營銷?
「廢話文學」的梗持續在各大社交平臺上發酵,B站上標題為《廢話連篇》的視頻播放量已經超過了525萬,而在微博上關于廢話文學則產生了2個話題熱搜,#廢話文學大賽#、#廢話文學讓人快樂是因為幽默嗎#,其話題閱讀量均超過了1億。
-
新消費品牌的終局推演,從邁克爾波特的競爭理論開始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雖然我預計明后年新消費企業會批量死掉,但值得期待的是,存活下來的那些企業,可能會成長為真正的消費巨頭。這么說來,我們現在便處于消費行業一個重要的拐點時刻。
-
新消費品牌遭遇“寒流”?恰恰是新匠人進入機會!
新消費真遇冷了嗎?品牌應該如何實現持續增長,又有哪些突圍的機會?幾位嘉賓為我們從多個角度進行了深度解讀,聽聽他們怎么說。
-
品牌營銷的下個風口是播客嗎?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聽起來了、越來越多的節目開播、越來越多的品牌與其建立起了合作甚至品牌自己都開起了播客,我覺得是時候來說一說我這幾年時間對于播客這個市場是否可以成為下一個品牌營銷風口的一些理解了。
-
讀透廣告界經典《定位》:企業品牌到人的一生,萬事萬物皆可定位!
“定位”二字曾經在廣告業引發的震動,不亞于地理學界首次公開“大陸漂移學說”,亦或達爾文出版《物種起源》轟動了人類學領域。這是“定位之父”杰克·特勞特與艾·里斯為所有廣告人譜寫出的“圣經”,甚至一定程度上也引導了各行各行的發展。
-
新消費品牌戰略迷思:做對了什么?要向傳統借鑒什么?
新消費品牌如何真正在大消費領域站穩腳跟?如何破除“十億詛咒”?面對那些傳統消費企業,是選擇傳承創新還是堅持另辟蹊徑?
-
新消費品牌們:困了累了該怎么破?
新消費的興起,為中國的消費市場注入了一股頗具活力的新鮮血液,激發、引領了年輕一代消費升級的需求,其鯰魚效應也促動了傳統品牌們的危機意識,市場上掀起了一股產品創新、營銷創新、渠道創新的熱潮。?
-
新消費下半場,品牌沒有捷徑可走
01??新消費品牌進入下半場? 自“所有品牌值得再做一遍”的說法蔓延以來,新消費的概念火遍市場。不同于老消費品牌,新消費品牌被認為是低投入高收益的存在。 一個廣為人知的公式是,新品牌=5000篇小紅書+2000篇知...
-
新消費品牌真相35個新發現
新消費品牌的二八分化日漸嚴重,20%在品牌建設上愿意投入的精力和預算會越來越多,80%的品牌則還是維持著做生意的邏輯,相較于品牌建設,他們選擇把渠道紅利和ROI放在第一位。
-
什么是“新消費品牌”?「國貨崛起」能消費得起么?
新消費品牌來說,在品牌理念、包裝設計的驅動下,不應丟下對產品品質的把控,尤其是當下很多消費者愿意花時間和金錢提升生活品質的情況下,更需要充分維護產品品質,只有做到與價格相匹配,甚至高過于價格的高品質,才能加深鞏固品牌的美譽度,讓品牌持續引流實現增長,最終形成可持續的品牌價值。
-
保健品Swisse為話題,聊小定位,成就新消費品牌營銷三件套
這些年輕品牌之所以被稱為“新消費品牌”,是因為它們不同于可口可樂、寶潔等那些擁有幾十上百年歷史的消費品牌,它們在產品打造、品牌營銷、渠道選擇等方面都有全新的打法,且在更短的時間內贏得市場。
-
天貓潛力新品牌榜:新消費下半場,誰是最有潛力的新品牌?
據數據統計,2020年新消費領域投融資額達近450億元,獲得融資的項目有286起。在一級市場,以“茶咖軟飲”賽道為例,喜茶、元氣森林、茶顏悅色、簡愛、三頓半咖啡、CHALI茶里、永璞、隅田川,投資人莫不追捧。
-
“新零售”大潮中,服飾品牌究竟如何為線下門店找新增量?
產業鏈較為成熟,再疊加消費者需求大、單品迭代較快的屬性,無論是在傳統電商時代還是內容電商時代,服飾行業一直都是各大平臺的重點銷售品類。
在渠道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的今天,服飾產業依然是新興零售渠道的先行者——率先布局多個線上旗艦店,搭建起成熟的運營體系,順利搭上直播電商的風,在整個市場中的占比份額已經相當大。
-
內容大IP、品牌小IP,如何矩陣式打造IP和品牌?
本篇,將會講述《如何矩陣式打造IP和品牌》分為兩部分: 個人品牌和企業品牌應該如何相互賦能 搭建相對穩態的IP矩陣的8大建議 每個操盤手都想過站到臺前,每個IP也都想過退居幕后。 一、內容大IP及品牌小I...
-
B站品牌營銷如何玩梗觸?對話Z世代?
B站聚集了大量的Z世代(1995-2009年出生)人群,Z世代作為互聯網原住民,他們追求潮流,追求個人主義。Z世代也是梗文化的先鋒群體,他們玩梗造梗,B站就是Z世代玩梗的首要平臺,B站的彈幕和評論區一直都是B站用戶玩梗的主要方式。
-
品牌危機公關,杜嘉班納靠“遺忘”就夠了?
彭博社指出,受此前事件影響,杜嘉班納雇傭兩家國際危機管理公司進行危機公關。目前該公司在中國擁有1200名員工,并將在上海中信泰富廣場開一家時裝店。天眼查數據顯示,杜嘉班納分支機構已有三十余家,其中今年在上海、成都、沈陽等地已成立了6家分公司。
-
5大心理學效應拆解,破譯品牌營銷密碼
稀缺效應,分為絕對稀少和相對稀少。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中北京的白菜,運往浙江,便用紅頭繩系住菜根,倒掛在水果店頭,尊為膠菜,講的就是地域上的相對稀缺。